18 May, 2017

別困在農青的幻想裡


去聽了一場有關宜蘭、香港農青的分享會,感覺很可惜,有感而發一下。

為什麼對農業的想像是那樣刻板?為什麼要無限放大人文情懷?我決定跑去台灣,不是要感受人情味,而是去認識以農維生的人和社區,面對什麼樣的問題。而其實在我眼中沒有覺得台灣、香港、大陸、其他國家人情味有差別,是我們在那個地區的身份和心態製造出差別;在這地方裡,你是客人?本地人?外來移民?還有自己前往該處的目的何在,都足以影響你看到那個社區的模樣。

在分享會裡看到一些熟悉的品牌名字,忍不住翻白眼跟身邊樸門課的同學講,我在那邊打過工知道裡面情況(真實對白是:「嗰啲係仆街嚟架喎~」)。我常常強調在台灣一年半的時間,不足以磨練農藝,但讓我看到很多真實面。撇開個人遭遇和悲憤,我依然要質問打著農地農用、幫助小農、推動有機旗號,到底背後有沒有媒體報導以外的真相?

現在的我在香港農業界踏進了點五步,愈來愈多體會,不停反思到底怎樣才是支持農業發展,尤其在編制大學農業系課程時,一直思量現在我們做這些事情,是在成就香港農業青年,還是製造不設實際的悲劇......

有一次在電視看到一個節目,講兩個中國人在美國買下一個農場,出產優質牧草回中國供牛乳企業需求的故事。雖然節目是歌頌中國人闖世界很堅毅,但亦道出現今世代所講的發展農業,保留傳統(農地農用)、科技研發(提高生產效率),又是並存、又是對立。

每當聽到別人描述台灣農村的美好,總有一種都市人困在對農業的想像裡走不出來的感覺。農村的教育資源遠遠比不上城市、老一輩和農二代之間的衝突(同時也包括了在政府機關、農會裡的權力鬥爭)、由外地人主導農村觀光產業等因素,仍在迫使農村土生土長的居民外移求出路。

儘管三農問題(農業、農村、農民)綁在一起不能忽略任何之一,但人們所提出或推崇的方法,到底想解決哪個層面,我們需要很理性地想清楚。

社會不乏賢能達士關注糧食危機、環境保育,可這些都是有能力不以務農維生的人,像我自己,不曾深切感受過作為生產者的絕望。我一直提醒自己做事要謹慎,尤其講到推動友善耕作,讓真正的農民承擔更多勞力和風險、保育環境的責任,把噴藥灑化肥的污名放在他們身上,是公平嗎?若然把農村打造為享受人生理想、戴上推動永續生活光環的地方,忽略了一代又一代在地農民的付出和想法,不去檢視現代農業整個系統積累下來的問題,然後又共同去消費農村情懷,我想這就是吐糟「文青」的原因。

想要提高糧食自給率,就該從耕作資源、人力技術、產出效率著手;想要保留農地不被發展,就該查明地權問題、每位地主和村民的想法。如果說要推動本地生產,不把如何提高種植技術、降低人力機器成本放在首要位置,只是租一小塊田供市民體驗,就能夠解決到生產問題嗎?究竟是有田沒人耕,還是有人沒田耕的供求問題,好像一直以來都只是「感覺」出來而已。因為沒去弄清楚這些狀況,使投機者仍能利用似是而非的理調來推廣他們的「名氣」和「生意」。

分享會提到聽台灣人說種水稻很簡單,只需要打三通電話請人來犁田、插秧、收割。想想一個農民需要種多大面積的稻子才能養活自己,而照顧該等面積的稻田是需要多少時間,還有承擔多少風險。前陣子記者朋友把我在台灣種田的經歷拍成電視節目,我心裡很感謝他們付出的努力,但也擔心自己會變成另一個煽情故事。來聽過我分享的朋友們,應該理解到我跑去種田,目的就是要親身得到理據去打破某些農業虛假幻像。

農業這個大議題牽涉到太多層面,還是要謹慎一點,否則會很錯很錯。
Back to top
Copyright © Offbeat Village 生存之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