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May, 2019

誰是自以為是的豬?



【補完人類學:誰是自以為是的豬?】
香港上水屠房發現首宗非洲豬瘟,政府下令全面撲殺,業界、市民、動保人士都有不同意見,讓我突然想到要分享一個關於「豬」的人類學研究故事。
每當討論原住民如何與自然環境共處,必定提及美國人類學家Roy A. Rappaport所寫的《獻給祖先的豬》(Pigs for the Ancestors)。原始部落Tsembaga居住在巴布亞新畿內亞熱帶雨林山谷中,是一個游耕族群(horticulturalists),他們每隔約12年便會進行Kaiko儀式:一場吃豬肉的盛宴。
Rappaport認為這個Kaiko儀式不單純是為了祭祀,而是一個平衝機制去調控燒耕養豬的生態環境,以及族與族之間、族內的關係,還有族人的身體能量——吸收動物蛋白質。
至於這個機制是如何運作呢?
1)Tsembaga族人男性負責開田,女性負責養豬和耕田;當豬的數量變得愈來愈多,女性開始投訴工作量過大,族人便會商量籌備Kaiko儀式,宰豬食用,以免豬的數量過多。
2)Kaiko儀式結束後,Tsembaga氏族之間會進行械鬥,爭奪土地資源,當他們的豬隻消耗得差不多時,便會種一棵紅鐵樹小苗(rumbim/Cordyline fruticosa),樹苗生長期間族人們都要休戰。
所以,決定要何時進行Kaiko儀式,並不是靠數算日子,而是當女性開始投訴,紅鐵樹亦長大成熟時,族人便會意識到是時候準備儀式;Rappaport把它視作一個綜合考量生態環境、人力資源、族群關係的儀式循環(ritual cycle)。
若以現代社會模式來看Tsembaga做法,會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野蠻的殺戮、不均衝的飲食,破壞雨林的燒耕畜牧活動,但這些卻是他們世代在山林生存的方式;於我看來,這與西方提出的「永續/樸門農耕」(permaculture)理論有很多相似之處,包括計算勞動力、土地承載力。
對於認識原始部落文化,我們常游走在「古人智慧」與「野蠻行為」之間。看過一本心靈雞湯書叫做《豕與自以為是的豬》,唸了人類學後,我也時刻提醒自己,別做一隻自以為是的港豬。
“Anthropology has been mainly concerned with phenomena unique in man, but it seems to me that if we are to understand what is uniquely human we must also consider those aspects of existence which man shares with other creatures” (Roy A. Rappaport, 1967).
P.S. 篇幅所限,不詳述Rappaport書本內容,如有興趣歡迎組織讀書會。
#Rappaport #PigsForTheAncestors #CulturalEcology
#Anthropology #人類學 #鵰鳩狸 #OffbeatVillage #Offbeat
Back to top
Copyright © Offbeat Village 生存之稻